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》理解性默写
1、《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》第二段阐述在思想上磨练的句子是:();在生活上经受磨练的句子:(),(),(); 在行动上受磨练的句子是:()
2、《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》中阐述了经历磨难后产生的结果是(),()。
3、《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》第三段讲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,写人心理状态的变化:(),(),();
写人面部表情的变化:(),(),()。
4、第三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经受磨练的好处,其中从反面提示国家灭亡的原因的句子是:(),(),()。
5、孟子对治理国家提出的论断是:()。
6、“人非生而知之者,孰能无进?”《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》中,体现知错能改的句子是(),体现文章中心论点的句子是()。
7、《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》讲到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时,写人心理状态变化的句子是(),写人面部表情的变化的句子是()
8、《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》一文中,表明艰苦磨练对人才成长作用的句子是(),()。
9、《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》一文中,从反面分析国家灭亡原因的句子是(),()。
10、欧阳修在《伶官传序》中说“忧劳可以兴国,逸豫可以亡身。”孟子在《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》一文中也说过意思相近的话()。
《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》理解性默写答案:
1、必先苦其心志; 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; 行拂乱其所为
2、所以动心忍性,增益其所不能
3、困于心,衡于虑,而后作 ;征于色,发于声,而后喻
4、入则无法家拂士,出则无敌国外患者,国恒亡。
5、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。
6、人恒过然后能改;(然后知)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
7、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,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
8、动心忍性,增益其所不能
9、入则无法家拂士,出则无乱国外患者
10、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