虚词“因”的意义和用法
2019-05-29 23:47:13
  • 0
  • 0
  • 37

虚词“因”的意义和用法

一、助记歌:客持策,遇此人,得,会造河。(以下内容待排序)

1、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请罪

2、相如因持壁却立

3、蒙故业因遗策

4、不如因而厚遇之

5、振声激扬,伺者因此觉知

6、因人之力而敝之,不仁

7、因得观所谓石中山者

8、于今无会因

9、祥符中,因造玉清宫,伐山取材,方有人见之

10、因河为池。

二、“因”字的用法和意义

1、因,经由,通过。分析:“因宾客至”构成“因+名+动”格式,所以“因”是介词。

2、因,副词,于是。分析:“相如因持”构成“主语+因+动”格式,所以“因”是副词。

3、因,介词,凭借。分析:“因人之力而敝”构成“因+名+动”格式,所以“因”是介词。

4、因,介词,因为。分析:“因此觉知”构成“因+代+动”格式,所以“因”是介词。

5、因,介词,依靠。分析:“因河为”构成“因+名+动”格式,所以“因”是介词。

6、因,名词,机会。分析:“无会因”,意思是没有见面的机会。“无”,没有,动词。“会因”,见面的机会,是一个偏正短语,侧重点在“因(机会)”,因此,“无会因”可看成“无因”,构成“动+因”格式,所以“因”是名词,机会的意思。

7、因,连词,因而。分析:本句节选自“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,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,送之至湖口,因得观所谓石钟者。”“因”放于句首,“因”之前的句子说的是看到石钟的原因,“因”之后说的是结果,所以“因”是连词。

8、因,连词,因为,由于。分析:在本句中,“因”与“方”照应,构成“因……方……”(因为……才……),“因”放于句首,表示原因,所以“因”是连词。

9、因,介词,趁着。分析:在“不如+因+而”格式中,“因”是介词。

10、因,动词,沿袭。分析:“蒙故业/因遗策”结构对称,形成对文结构,“蒙”是动词,故与“蒙”对称位置处的“因”也是动词。另:“因遗策” 成“因+名”格式,这种格式中的“因”是动词。

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